0 Z, B2 r' b0 ]7 d2 O6 G 但这只是漫漫长路的刚开始,在胃部的术前检查时,CT检查时发现在左上肺尖后段降主动脉后方有团片影,大小为36mm×28mm×35mm的病灶,经过组织穿刺活检,确定了“巨细胞癌”,PD-L1(TPS=60%) Ki67=40%,基因检测只有KRAS突变,无其他可用药靶点。分期3a,想想还有手术可能,万幸。 0 h0 U+ ]) t5 X! G, g; E1 x $ b: z& r U* P 胸外科刚开始决定对此病灶直接进行手术切除,但在术前指诊时,发现左锁骨下方淋巴结硬块。旋即进行穿刺检查。经过病理检查,确定了是原发肺肿瘤的低分化转移灶,PD-L1(TPS=30%)大小为25.4mm×14.8mm。直接分期变为4a,没了手术可能。 ; P& k& k# q, x8 Z( O) }0 R! `5 q' [; z) a$ I( {
巨细胞癌在WHO的2015年分类中,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下肉瘤样癌,发病率低,大概只有0.3%—0.4%,而且恶性程度高。所以自从确诊后,我一直和我把开玩笑,你这是天选的“礼包”呀,谁都不容易得,你居然得了这个。 ( P* e' R0 i9 j- y0 x5 w3 f! k 1 ^; k; C( @0 f' a: h+ j2 \: t2 ^0 w 即便经验丰富的魔都三甲里也是很少见,根据指南操作的话,应该是按非小的治疗原则。呼吸内科的一共讨论了四五个化疗方案,最后还是主治灵光乍现,鉴于PD-L1的高阳性表达,决定可瑞达单药试试效果。4 x1 c7 r2 w8 \1 n: Z
& w# ]& P W: c( f* L
一针K药后,第二次影像检查,病灶缩小至23mm×28mm×30mm。这让全家有了信心,随即行第二次弹药治疗。经影像检查,第二次用药后病灶缩小至20mm×16mm×30mm。两次治疗后评估PR,主治在和我们讨论病情时,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因为有淋巴转移,那对应可能会有血行转移,为了防止不可见病灶,决定四个疗程的化疗(白蛋白紫杉醇+卡铂)联合K药一期灭杀。 6 ?; E! ^5 c( r9 c3 y第一次联化后影像检查,病灶缩小至6mm×20mm;第二次联化后影像检查,病灶缩减至7mm×15mm;第三次联化后影像检查,病灶缩减至4mm×15mm。由于连续三次化疗,直接发生不耐受情况,表现为急性膀胱炎。经过泌尿外科会诊,结合实际决定停化,单K药维持。. c0 l) [4 N# p$ X. m
; _! G% ]5 _+ p4 H h z 在用第9次K药前的入院检查时,原位病灶已经变为条索影了,但脑核磁发现一个3mm的结节,同时脑部有散发病灶。会诊决定进行20次低剂量放疗。我总是调侃我爸,你可是作为白薯,各种药试试,现在连K要中断都在试了;进行放疗时,整整2个月没上过K药。2021年1月入院检查,原病灶位依旧条索影,脑核磁显示原3mm病灶已经消失。锁骨淋巴缩减至7.7mm×6mm。在今年1月进行了第10次K药治疗,现在一切安好,只是主治不肯落笔写CR。+ g1 N) H9 s% e9 X2 z( C' h" C
: @0 P# k. ?* V8 R 今年K药的赠药政策改变。药代对我说,我家再买两次就能用两年了,那真是一个好消息,2021年春节后的那次买K后,就能免费用了,想想就有一点小兴奋。+ z. V" o4 F- S, Q& ^4 B! B
h1 g2 ?! z+ |" ?, l" _+ R
9 [5 l( W' I, H- @$ z $ l4 z! O2 C; y Y
( }% o4 o' }% |+ T3 c5 c- t
: M" i! `+ ?* K2 l. ^2 O
, u# L6 `5 C+ \5 @" {. W U1 J$ V6 d* d
8 [1 H4 i8 z; t1 C+ u7 K# o B
' U9 x5 W* y0 S2 Q6 W C: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