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u1 i2 s4 F+ Y+ ^/ C% ^, Z[WCLC研究]范云教授报告EGFR突变NSCLC软脑膜转移的机制研究 8 _( o# r) Z& X1 S4 c7 S编者按:: J+ C, q1 O P I
在12月5日下午的OA08脑转移靶向治疗口头报告专场,浙江省肿瘤医院胸部肿瘤内科范云教授报告了一项重要研究: 利用脑脊液二代测序技术探索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软脑膜转移机制(OA08.01: Exploration of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 in NSCLC Patients through NGS of Cerebrospinal Fluid)。 8 c- \0 X# E' L8 L' \: S6 i5 Q$ g- b! t2 s4 f, f. E7 L
; O1 n3 z# Y0 l( @; [% ^& E 研究背景: 软脑膜转移(leptomeningeal metastasis,LM) 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少见并发症。EGFR突变患者L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野生型患者,约为9% ~ 10%。患者一旦出现LM转移,预后差,中位生存时间仅在3~11个月。由于其发生率低、治疗手段匮乏,LM转移一直被大家们所遗忘,有关LM转移机制的相关研究更加鲜见报道。 ! }; L5 ~) W/ x. T& O+ m, p9 f' N5 H/ o& }
研究方法:大部分LM转移患者能够在其脑脊液中找到癌细胞;有研究报道脑脊液中循环肿瘤DNA(ctDNA)比血浆中ctDNA更能反映脑部肿瘤的基因概况,因此,脑膜转移患者的脑脊液可以作为我们研究的素材。在2014年我们设计了这项研究,目标人群是晚期的EGFR敏感突变患者,接受一代的EGFR TKI治疗,在TKI治疗过程中出现LM转移。所有患者的LM转移诊断必须具有病理学依据,即在脑脊液中找到癌细胞。留取这些患者的脑脊液标本、脑膜转移时的血浆标本、EGFR TKI治疗前的肿瘤组织标本及患者正常血细胞或者癌旁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二代测序方法进行检测;分析、比较这些标本的遗传信息,探索导致软脑膜转移的可能机制。$ f m" E; ]" t8 [ L1 y2 \
% z7 O* B4 q& k
研究结果:首先我们的研究结果证实脑脊液与原发肿瘤标本在EGFR突变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有意思的是,在所有患者的脑积液标本中均未检测到T790M突变。第二个发现是PI3K通路的基因异常可能是NSCLC出现脑膜转移的危险因素之一。第三、脑脊液标本的基因表达谱与原发肿瘤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反映了肿瘤的基因变异及克隆进化。第四、细胞周期调节和DNA损伤修复通路在LM的形成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